扶正“假蟹”未嘗不可
從別處拎一只大閘蟹扔陽澄湖里,再跟湖里的蟹一塊兒撈出來,你能找到剛扔進去的那只嗎?莫說是普通消費者分不清,就連當地蟹農也搞不準。
人們分不清、搞不準的一個不利后果,是市場上出現大量假冒陽澄湖大閘蟹。日前有報道稱,盡管陽澄湖大閘蟹產地相關部門近些年不斷加強防偽打假工作,但收效并不是很理想,假蟹橫行的問題一直未能徹底解決。記者調查發(fā)現,現在北京市場上貼著“陽澄湖大閘蟹”標簽的螃蟹,有一多半是假的。其他地方的情況大體類似。
去年9月至12月,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(qū)市場監(jiān)管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,線下共查處大閘蟹經營戶892家,光開具《責令改正通知書》就有223份。這些數字充分反映了當地假蟹亂市情況之嚴重。一位執(zhí)法人員表示,陽澄湖大閘蟹打假不同于服裝、食品等一般商品打假,這些商品都有檢測標準,而陽澄湖大閘蟹卻缺失這樣的標準,這就使得造假容易辨假難,打假也常常陷于被動。
不過,檢測標準缺失,并非管理上的人為失誤,而假蟹多出的背后,也透露出某種市場無奈。
陽澄湖大閘蟹屬于地理標志保護產品,根據規(guī)定,只有產自陽澄湖水域(共計113平方公里)內的大閘蟹,才可稱為陽澄湖大閘蟹。其他蟹,哪怕只有一堤之隔的池塘所產,也不能叫陽澄湖大閘蟹。對擁有某種地域特色的產品進行保護,政策初衷是好的,不用論證,但問題的復雜性在于,陽澄湖大閘蟹產區(qū)近些年出現了一些特殊情況:一方面,由于種種原因,湖區(qū)面積不斷縮小,影響了螃蟹產量;另一方面,要保護湖區(qū)自然生態(tài),必須控制養(yǎng)殖面積和蟹苗投放數量。但市場對陽澄湖大閘蟹的需求卻與日俱增,這就形成嚴重的供需矛盾。
為了向市場輸送數量更多的大閘蟹,陽澄湖周邊開始大力推廣池塘養(yǎng)蟹,塘蟹的產量也超過了湖蟹。但是,這些產地為陽澄湖沿湖地區(qū),并且使用陽澄湖水養(yǎng)殖的大閘蟹,卻無法獲得“陽澄湖”的身份。沒有身份,就沒有價格。塘蟹與湖蟹養(yǎng)殖成本差不多,但后者卻因廣為人知的“陽澄湖”三字而售價高出幾倍。巨大的利差讓塘蟹養(yǎng)殖戶心里很不平衡,他們找商會、找政府,希望給塘蟹也貼上“陽澄湖”的標簽。但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政策是硬杠杠,紅線不能碰。
正路走不通,于是一些大閘蟹經營者就動歪腦筋走起偏門。既然蟹的成本、品質相差無幾,又沒有檢測標準,只不過養(yǎng)殖地不同而已,這讓作假變得很簡單——就像文首說的那樣,有人趕在陽澄湖大閘蟹“開湖”(即大規(guī)模捕蟹上市)前把塘蟹偷偷放進陽澄湖,混跡湖蟹之中,成為人們常說的“過水蟹”“洗澡蟹”。需要注意的是,這種假蟹大都戴著防偽蟹扣,其他防偽措施也一應俱全,跟真蟹無異。相比市面上那些可以通過外觀、標簽、防偽碼等識別出來的假蟹,這種仿真度極高的原產地假蟹不僅量更大、更難防,對陽澄湖大閘蟹地標價值的傷害也最重。
這種情況讓當地管理部門陷入糾結:假冒地標產品的行為要打擊,但單一的堵的方式似乎并不奏效;當地螃蟹養(yǎng)殖產業(yè)要發(fā)展,塘蟹湖蟹養(yǎng)殖戶的利益都要維護,不能偏頗。怎么辦?經過多方論證及多年探索,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(yè)協會將試行一種創(chuàng)新經營模式:在從嚴監(jiān)管陽澄湖大閘蟹地標產品的同時,對當地優(yōu)質塘蟹進行品牌推廣,并形成一個集體商標,通過精心培育提高市場影響力、品牌知名度和產品附加值。簡單說,這樣做其實就是將“假蟹”扶正,讓它們不再打陽澄湖大閘蟹的擦邊球,而是另立一個新門戶、再建一個新品牌,與地標產品并肩打拼市場,同靠品質贏得消費者。
從別處拎一只大閘蟹扔陽澄湖里,再跟湖里的蟹一塊兒撈出來,你能找到剛扔進去的那只嗎?莫說是普通消費者分不清,就連當地蟹農也搞不準。
人們分不清、搞不準的一個不利后果,是市場上出現大量假冒陽澄湖大閘蟹。日前有報道稱,盡管陽澄湖大閘蟹產地相關部門近些年不斷加強防偽打假工作,但收效并不是很理想,假蟹橫行的問題一直未能徹底解決。記者調查發(fā)現,現在北京市場上貼著“陽澄湖大閘蟹”標簽的螃蟹,有一多半是假的。其他地方的情況大體類似。
去年9月至12月,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(qū)市場監(jiān)管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,線下共查處大閘蟹經營戶892家,光開具《責令改正通知書》就有223份。這些數字充分反映了當地假蟹亂市情況之嚴重。一位執(zhí)法人員表示,陽澄湖大閘蟹打假不同于服裝、食品等一般商品打假,這些商品都有檢測標準,而陽澄湖大閘蟹卻缺失這樣的標準,這就使得造假容易辨假難,打假也常常陷于被動。
不過,檢測標準缺失,并非管理上的人為失誤,而假蟹多出的背后,也透露出某種市場無奈。
陽澄湖大閘蟹屬于地理標志保護產品,根據規(guī)定,只有產自陽澄湖水域(共計113平方公里)內的大閘蟹,才可稱為陽澄湖大閘蟹。其他蟹,哪怕只有一堤之隔的池塘所產,也不能叫陽澄湖大閘蟹。對擁有某種地域特色的產品進行保護,政策初衷是好的,不用論證,但問題的復雜性在于,陽澄湖大閘蟹產區(qū)近些年出現了一些特殊情況:一方面,由于種種原因,湖區(qū)面積不斷縮小,影響了螃蟹產量;另一方面,要保護湖區(qū)自然生態(tài),必須控制養(yǎng)殖面積和蟹苗投放數量。但市場對陽澄湖大閘蟹的需求卻與日俱增,這就形成嚴重的供需矛盾。
為了向市場輸送數量更多的大閘蟹,陽澄湖周邊開始大力推廣池塘養(yǎng)蟹,塘蟹的產量也超過了湖蟹。但是,這些產地為陽澄湖沿湖地區(qū),并且使用陽澄湖水養(yǎng)殖的大閘蟹,卻無法獲得“陽澄湖”的身份。沒有身份,就沒有價格。塘蟹與湖蟹養(yǎng)殖成本差不多,但后者卻因廣為人知的“陽澄湖”三字而售價高出幾倍。巨大的利差讓塘蟹養(yǎng)殖戶心里很不平衡,他們找商會、找政府,希望給塘蟹也貼上“陽澄湖”的標簽。但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政策是硬杠杠,紅線不能碰。
正路走不通,于是一些大閘蟹經營者就動歪腦筋走起偏門。既然蟹的成本、品質相差無幾,又沒有檢測標準,只不過養(yǎng)殖地不同而已,這讓作假變得很簡單——就像文首說的那樣,有人趕在陽澄湖大閘蟹“開湖”(即大規(guī)模捕蟹上市)前把塘蟹偷偷放進陽澄湖,混跡湖蟹之中,成為人們常說的“過水蟹”“洗澡蟹”。需要注意的是,這種假蟹大都戴著防偽蟹扣,其他防偽措施也一應俱全,跟真蟹無異。相比市面上那些可以通過外觀、標簽、防偽碼等識別出來的假蟹,這種仿真度極高的原產地假蟹不僅量更大、更難防,對陽澄湖大閘蟹地標價值的傷害也最重。
這種情況讓當地管理部門陷入糾結:假冒地標產品的行為要打擊,但單一的堵的方式似乎并不奏效;當地螃蟹養(yǎng)殖產業(yè)要發(fā)展,塘蟹湖蟹養(yǎng)殖戶的利益都要維護,不能偏頗。怎么辦?經過多方論證及多年探索,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(yè)協會將試行一種創(chuàng)新經營模式:在從嚴監(jiān)管陽澄湖大閘蟹地標產品的同時,對當地優(yōu)質塘蟹進行品牌推廣,并形成一個集體商標,通過精心培育提高市場影響力、品牌知名度和產品附加值。簡單說,這樣做其實就是將“假蟹”扶正,讓它們不再打陽澄湖大閘蟹的擦邊球,而是另立一個新門戶、再建一個新品牌,與地標產品并肩打拼市場,同靠品質贏得消費者。
- 警惕網紅產品裹挾青少年(2024-10-29)
- 福建省消委會開展滅蚊燈比較試驗 木之林、澳柯瑪等15款樣品蚊蟲捕殺率較低(2024-10-25)
- 眼部按摩儀效果到底怎么樣?浙江省消保委發(fā)布眼部按摩儀比較試驗結果(2024-09-25)
- 遇臺風列車停運、車禍受傷沒去成演唱會,貓眼平臺不退費合理嗎? (2024-08-21)
- 消費者不該成為網絡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(2024-04-19)